作者:盛夏

龙雕之战

1957年应该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。这一年张梦还在《武侠小说周报》上连载《沉剑飞龙记》,金庸在《香港商报》上连载成就其武侠宗师地位的经典名著《射雕英雄传》,双方战况之烈被媒体称之为“龙雕之战”。

遗憾的是,没过多久《武侠小说周报》停刊,《沉剑飞龙记》的连载亦随之中辍,后来虽然结集出版,但是比起《射雕英雄传》来声势要差许多了,尤其是随着盗版的泛滥,这部书或被易名,或被冠以他人之名出版,以致如今许多人都不知道这部武侠佳作,实在是造化弄人。

是非难言

张梦还生于1929年,去世于2008年3月14日,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,《沉剑飞龙记》为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,此书篇幅不长,四十万字左右,主要叙述的是,明初大儒方孝孺之后,南海岛主方继祖,因其手下吴璧、吴璞兄弟劝其放弃反明,以致双方反目,吴氏兄弟误伤其命,方岛主之妻林咏秋负伤而逃,在西湖边客栈产下一子后身亡,临终之际,其子方灵竹被路过的昆仑掌教赤阳子所救,并收入门下。十八年后,方龙竹与其姐方灵洁下山,到苗疆碧云庄找吴氏兄弟寻仇。恰值吴璞寿诞之日,华山、点苍、泰山等派好友至碧云庄为之贺寿,双方展开比试,方龙竹与方灵洁接连打伤各派高手,各派与昆仑派结怨。后武当掌门卧云道长派大弟子俞一清持书调解,却又与方氏姐弟的师姐徐霜眉发生冲突,俞一清一怒之下,离开碧云庄,而后吴璧身死,吴璞逃走。至此,昆仑派几成武林公敌。随后各派议定,在泰山召开武林大会评定是非,最后各方在泰山顶化干戈为玉帛。此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,几无冷场,十分引人入胜。

此书虽然写的是明朝初年的事情,但是除了双方结怨的原因之外,其实是纯写江湖恩怨,武林争斗。冲突焦点有两个,一是方家姐弟向碧云庄的吴氏兄弟寻仇;二是昆仑派与武林各派之间的冲突矛盾。我们且先看看方吴两家的结仇经过:

吴璞冷笑道:“这话更奇了。大哥应该记得,当年我们与岛主翻脸,一非为财货,二非为权位,乃是为神手华陀侯仲永一席话而起,大哥还记得他说的什么吗?”

吴璧怔了一怔道:“我当然记得,他说的是:人死不可复生,方学士虽被夷十族,但忠名已传千万代,是求仁得仁,而南海岛主以方氏仅余的遗孤,尚能远走海外,保存方氏一脉骨血,已算天佑忠良。说到亡国之恨,燕王虽以篡夺得天下,但究是朱氏亲支,仍属大明天下,与异族入主者不同。何况皇帝(案指建文)生死难明;太子踪迹不知,如举义师,奉谁为主?倘若奉方氏,岂不更与孝儒学立志书相违?他又说,民为本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胡人窃据中国百年,苍生苦极,如今天下稍定,再举兵也是又多屠戮。不如劝岛主,或者海外称孤,或则归隐中土,再休以“报仇”为念,更不能再说举义师。后来就是这句话,最使岛主动怒的,是不是?”
吴璞点头道:“大哥记性不差,侯仲永是这么说的,那么大哥以为这番话究竟有无见地呢?”
吴璧低头道:“自然多少也有几分道理。”
吴璞忽然哼了一声,须眉怒张,大声道:“大哥可还记得,当时咱们用这番话劝岛主,谁知岛主却大骂我们叛主,拔剑就砍,咱们话未说明,并非犯罪,那能俯首就死?眼看岛主要取你性命,这才弄得我用金环一拼,伤了岛主。咱们当初原意既非卖友,亦非叛主,乃是赤心忠胆的劝他,当场也是他先下毒手。我倒愿邀请天下英雄评评理,看我们算不算犯了大罪。”
吴璧摆手道:“二弟你且平平气。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依你这样说来,咱们并无不是处,但咱们如肯反躬自省,便知我二人实是不忠不义之辈。”
吴璞不服道:“这话怎讲?”
吴璧道:“侯老所见是非姑且不论。岛主平日待我弟兄二人,可算恩重如山,但结局却丧命贤弟之手,只此便是咱们不忠不义。方夫人来中原找咱们寻仇时,她已有了十月身孕,杭州一会,也为咱们所伤,更是不忠不义。”
吴璞满面涨红,恨声道:“我没数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,不想大哥却大说起我来了。”他越说越气,竟一手指着南海岛主遗像对吴璧大声道:“他身为大明大臣之后,而要和朱氏争天下,这算得忠么?方学士是大明的忠臣,而子孙竟作大明叛逆,这能说是孝么?以一己之私仇而不惜令天下苍生涂炭,这说得上仁字么?我们与他义同手足,一朝反目便欲置之于死地,这能说是义么?”

(以上见书第五回)

南海岛主方继祖是方孝孺之后,为报建文帝被害以及自家灭门血仇,执意起兵反对永乐皇帝。作为其手下的吴氏兄弟,受侯仲永一席话所感,劝谏方继祖,结果双方由此反目,终至大打出手,互有死伤,结下血海深仇。从这件事的起因来看,方继祖性情暴躁,不听劝谏,执意要杀死吴氏兄弟,未免太过分了。吴璧、吴璞奋起反击,以求自保,亦无多可指摘之处。否则吴氏兄弟死于方继祖之手,还要被扣上“叛主求荣”的罪名,岂非更加冤枉?吴璞说南海岛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,虽是气话,却也不无道理。而方家姐弟不明当年真相,认为吴氏兄弟是叛主求荣,执意复仇,最后方龙竹竟然乱杀无辜,放火烧庄,其行为已经完全无法让人同情。

由以上引文可知,方吴两家结仇,原本是一场误会。武侠小说本是虚构,但此处桥段却颇有现实意义。在现实生活中,因为一句话或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出的误会,实在是不少,其中颇有酿成惨剧者。此类事情,从古至今,未曾间断。

就以本书而言,如果方继祖能够平心静气一些,他与妻子固然不会死于非命,他的一双儿女也不会沦为孤儿。同理,如果他的一双儿女,面对众多武林同道时,能够理智一些,也不会连累师门成为武林公敌。尤其是方龙竹放火烧庄,乱伤无辜的举动,简直令人齿冷。方家姐弟为了报仇,必欲致吴氏兄弟于死地,然而,无辜死在方龙竹剑下的碧云庄的一众村民,又该找谁报仇呢?方家姐弟对此从未有过半点忏悔。

其次,昆仑派与武林各派的冲突。按照书中所叙,昆仑派是武林大派,昆仑四子威震武林,声势极盛,除武当派外,几无抗手。可武当派受到同道尊崇,而昆仑派却落得个“目无尊长,妄下杀手”以及“自恃技高,不把武林同道放在眼内”的名声,却是为何?且看昆仑弟子的表现,是否如此。

本书开篇,天台大侠卢吟枫带着弟子甘明去苗疆,为吴璞祝寿。路遇被方龙竹打成重伤的凌兆揆,若非卢吟枫出手相救,凌兆揆就算是废了。书中并未交代方家姐弟为何要打伤凌兆揆,是非曲直无从定论,然方龙竹出手甚重,殆无疑问。初次下山,与人萍水相逢,纵有什么纠纷,怎能就下此重手?可见平日里,昆仑诸子对门下的教诲是如何了。其后在碧云庄,方氏姐弟将各派高手,接连打成重伤,尤其是最后,方龙竹放火烧庄,乱杀无辜。其所作所为,直与恶人无异。

丐帮高手金叶丐,当面指责方氏姐弟时说道:“对面谅是方家姊弟了,碧云庄上老叫化缘浅,早走了几步,无缘相见。听说你们在碧云庄上仗着师门威风行凶,刺死了吴大哥,伤了裴柳陈三位大侠,火焚了碧云庄,更杀伤了多少不懂武技的村民,纵然你昆仑武学独步天下,领袖群伦,可也难逃这江湖上的公道。”

金叶丐这一番话令“方氏姊弟欲辩无从”。(以上见书第二十一回)

其后,金风禅师分别遇到方氏姐弟与徐霜眉,昆仑弟子的言行,令这位“参修佛理,三十年来已具无量智慧,还本见性,远离三障”的高僧也受不了。

由上可知,昆仑派行事确实我行我素,目中无人,颇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,成为武林公敌,也算是咎由自取。

正邪难言

一部小说成功与否,与其笔下塑造的人物是否鲜活息息相关。在《沉剑飞龙记》这部书中,张梦还塑造出大量人物,这些人物性格各异,气质不同,如卢吟枫的古道热肠;甘明的顽皮好面子,却又颇具侠义心肠;卧云道长淡泊名利等等,张梦还都能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其性格气质,使人物形象生动传神,如在眼前,此等功力,绝非庸手能为。然而奇的是,这部书中,冲突的双方,没有绝对的正反派之分,看似正派的人物,其行为颇有可议之处,而看似反派的人物,其遭遇亦颇有可悯之处,以下几个人物形象,可谓代表:

一、方继祖

此人物并未正式出场,其形象完全是透过别人的叙述,展现在读者眼前。方继祖是方孝孺唯一血脉,为报血海深仇,隐居南海,积聚力量,誓要反明。按照书中人物的叙述,此人虽是大儒之后,却无雄才大略,而且性情暴躁,刚愎自用,听不得不同意见,哪怕是并肩作战,出生入死的好兄弟,一旦意见不合,立即翻脸成仇。方吴两家之所以结仇,即肇因于此。

按说吴家兄弟,对其忠心耿耿,吴璧更为了其而负重伤,可谓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了。却只因吴家兄弟对其忠言劝谏了几句,便惹得其冲冲大怒,必欲除之而后快。为何会如此?或许是酒后无德,若往深说些,此皆因方某人之心态作怪也!方继祖出身名门,迫不得已沦于草莽,然其内心深处却从未把自己的身份放下,在平日里,他固然可与吴氏兄弟等手下称兄道弟,但是其内心深处,却从未将这些兄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。他不允许这些人有自己的想法,必须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。一旦发现这些下属,与自己意见不合,便立即视为反叛,予以诛除,务使其形神俱灭。

方继祖虽是小说中人,但这个人物形象很有现实意义。似此类人,在从古至今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。应该说,与方继祖这样的人结交是很危险的。这类人往往有着豪放大气的外表,颇具感召力,但接触的久了就会发现,此等人心胸狭隘且刚愎自用,毫无容人之量。若真是让这样的人得到了江山,或是获得高位,其危害之烈实难想象。张梦还塑造此人物时,或许并无太多想法。但因其生活阅历丰富,下笔之时,不知不觉中就将之写活了。一言以蔽之,方继祖不是一个好领导,更不是一个好朋友,与此类人相交,应慎之又慎,敬而远之。

二、吴璧与吴璞

吴家兄弟是方氏姐弟的寻仇对象,却并非真正的反派。吴璧与吴璞虽是兄弟,但两人性格完全不同。兄长吴璧,为人忠厚老实,兄弟吴璞则深沉多智。吴璧从其出场,直到身死,一向逆来顺受,几乎处处被动;吴璞则积极主动得多,虽在逆境,亦不轻言放弃。

吴璧受伤后,受神医侯仲永所言感召,与兄弟吴璞劝谏方继祖,结果引得方继祖大怒,对其立下杀手。当此生死关头,若非吴璞出手相救,吴璧早死多时了。其后吴璧与吴璞逃到杭州,被方夫人林咏秋追及,又是吴璞出手打伤林咏秋,救了吴璧。其后两人隐居苗疆碧云庄,吴璧每每深切自责,当方家姐弟来寻仇时,甘愿就死,以赎己过,并劝吴璞与自己一同赴死。吴璞则与各派朋友,共谋生路。此并非吴璞贪生怕死,盖因其并不认为自己的过错有多大。方氏夫妇固然是死于吴璞之手,皆因当时情况危急,若说眼睁睁看着一奶同胞的兄长,就要被杀死在自己面前而无动于衷,那吴璞才是真正的冷血了。且看最末一回,吴璞的内心独白:

吴璞脸上,显露出一股悲愤之色,却又夹杂着另一种凄惨笑容,暗忖道:“想我吴璞自追随岛主以来,出生入死经过多少难关险境,从未说过一个‘不’字,想不到一言引起误会,岛主自刎而亡,我吴璞却落了一个不忠不义骂名,这九天沉冤我能说与谁知。”

若非在泰山大会上,金叶丐请来神医侯仲永,当着天下各派说明原委,此等沉冤,确实是无人可解了。

三、方氏姐弟

方氏姐弟虽是联袂江湖,但方龙竹的形象更突出,只是这种突出,往往是通过其鲁莽冲动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,且看其下山后的所作所为:先是打伤凌兆揆;随后在碧云庄面对武林前辈裴敬亭时,毫无相敬之意,以致两败俱伤;待其伤愈之后,二次至碧云庄寻仇,只因吴璞逃走,便即迁怒无辜,乱伤人命,并放火烧庄;在遇到金风禅师之时,依然如故。观其出场到最后全书结束,其行事冲动而又狠辣,颇有几分不可理喻,固然是事出有因,却也迥非名门正派的少侠所应为。相形之下,方灵洁还算好些,责怪其弟不该打伤凌兆揆。但面对外人时,其态度与方龙竹并无质的区别,只是量的不同而已。

还珠遗风

五六十年代的港台武侠小说作家,很少有不受旧派作家影响的,张梦还就是旧派武侠巨擘还珠楼主的私淑弟子,张梦还对还珠楼主的借鉴乃至模仿,在《沉剑飞龙记》中体现的十分明显。书中出现的神兵利器(化石弩)、奇珍异兽(天蜈、赤练蛇、灵猿),乃至武功绝技(内家真火、七灵真诀)等,处处都有还珠的影子。

张梦还虽然大量借鉴还珠,却非一味模仿,虽神化武功,并没有口吐白光、踏剑飞行等情节,写的还是入世武侠。但受还珠楼主影响甚深绝无疑议。只是在此书的结尾处,神龙飞天的情景,未免过于荒唐了。

几处小瑕疵

本书写于1957年,距梁羽生写《龙虎斗京华》已逾三年,此时正是所谓新派武侠小说大行其道之际。然而,《沉剑飞龙记》这部书却处处透着旧派的风格,算是新瓶装旧酒。正因如此,也使此书带有明显的旧派弊端。以还珠楼主为代表的旧派武侠小说名家,想象力丰富,文笔极佳,其小说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,然而也有结构不紧凑的毛病,出场人物如走马灯一般,而且每个人物的来历背景都要加以详细介绍,显得极为拖沓。张梦还的《沉剑飞龙记》也有这一弊端,本是描述方吴两家恩仇的故事,中间却插叙了大同神拳、卞卫两家龙凤双幡的兴衰故事,此段与本书主线毫无关联,如果去掉,对本书毫无影响,插在其中,反而让人觉得格格不入;再有就是,关于碧云庄的来历,崆峒派名宿鸣玉子与武当派董冲霄结怨的经过,虽是闲闲落笔的提及,并因张梦还写的引人入胜,并不让人觉得无聊,可毕竟是与主线无甚关联的事,如果删掉,反而干净。

其次,此书固然写的精彩非常,摇曳生姿,却也不可讳言,由于种种原因,以致前后照应不周,使本书还存在着一些小瑕疵,且举几例,供同好参详:

其一,本书开篇交代的清楚,故事发生于明成祖十九年,方龙竹这一年在杭州客栈出生后,即被昆仑掌教赤阳子抱走,十八年后方氏姐弟下山寻仇。可到后来,方氏姐弟到杭州给母亲扫墓,旧地重游,说起往事时,却说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。而方灵洁又说方龙竹十七岁,这前后时间上出现三种说法。而在二十一回,灵璇、灵玑道人述说龙凤双幡的往事时,说到一百年前,当时天下太平云云,按时间推算,当时为元末,怎会是天下太平?

其二,吴璧曾回忆往事,想起随南海岛主方继祖入京,大战东西两厂高手。然而,西厂设立于明宪宗时期,非明成祖所设。

其三,人物年龄忽大忽小。华山高手裴敬亭初出场时,说是“少年书生”,可在稍后却变成了“未及四十”,就算是没到四十岁,总也不是少年了吧。另外,峨眉派的静音师太,开始时说是年过八旬,最后两回出场时,已经变成了年逾百岁,前后不到一年的光景,静音师太的年纪却大涨了二十年。

其四,人物名字前后不同。华山掌门本是许景伯,但是到了最后出场的时候,却变成了许景阳;峨眉掌门先是善持禅师,后又变为苦行禅师,最后又变回善持禅师。

叶洪生先生评论张梦还时,说其“文字功力直追金庸,与梁羽生在伯仲间”,应该说这个评价是非常高了。作为张梦还的代表作,《沉剑飞龙记》的水准是相当高的。故事情节起伏跌宕,人物形象刻画的也很成功。但是这部书的结尾实在是“蛇尾”,全书进行至大约四分之三处时,笔力忽显不济,尤其是轰轰烈烈的泰山大会,铺垫了许久,最后竟然草草结束,未免让人泄气。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以还珠式的风格结尾,叶洪生先生说是“突兀”,其实说“突兀”是很婉转了,这样的结尾可称之为败笔。

以上种种,当是因为连载时,匆匆落笔,以致前后照应不周所致,结集成书时,又没有进行修饰,虽说是瑕不掩瑜,却也是美中不足。

这部书作为张梦还的代表作,虽然有小瑕,依然允称佳作,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经典武侠小说,尤其是表达出的真假难明,是非莫辩的世情,极具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