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冯湘湘
每当想起武坛「另重新天地」的黄易时,总会不期然想起影坛的李安,当初未拍震惊中外影坛的电影佳作《囍宴》和《卧虎藏能》之前,李安足足倒了七年霉,他基本上没有工作,每天闷在家里煮饭烧水洗衣服,依靠在纽约一间医院当化验师的太太上班赚钱养家,令他心理压力大得不得了。太太的娘家还时不时甩几句闲话给他,他也只好窝窝囊囊地听着。
可是,有道「时势造英雄」,李大导终于捱出头来,名震天下。
我由李大导想到也是武坛的赫赫有名人物— 黄易,是因为黄易也会四出找人出版武侠小说而不得要领。犹记黄易当年拿着自己所写的武侠小说,诚惶诚恐地交给香港一间大出版社,希望能够出版时,该出版社负责人也曾甩给他那么两句闲话:「甚么,武侠小说,不是过时了吗?现在那还有人看啊!」
黄易也只好窝囊窝囊地听着。幸好,他跟李安一样,都是有志气的人,他不相信武侠小说会过时,他坚信,只要有人类的一天,武侠小说就决不会成绝响,问题只在于是否有人能写出好的武陕小说而已。
因此,当年事业正如日中天,本身为香港艺术管助理艺术馆长的黄易,竟然使出一招「高更挂冠」,突然「辞官归故里」,以黄易为笔名,跑到香港大屿山一个叫「梅窝」的离岛中,六亲不认、与世隔绝地写起小说来。
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,却非武侠小说,而是只化了不够一个月写成的科幻小说《月魔》。很幸运, 《月魔》甚受欢迎,作为「另谋高就」走上「写作行业」的试金石,使他好比打了一剂强心针,从此再也没有任可力量可以叫他停止写作了。
黄易祖籍是广西省防城县,原名黄祖强,一九五二在香港出生,一九七七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。一九八九年,他以「玄幻小说」和「异侠小说」伊始,写出一系列充满独特感和「好看的」小说来,至今已出版《荆楚争雄记》、《寻秦记》、《大唐双龙记》等系列小说逾百种,不少皆拍成电影视剧集。其中的《寻秦记》、《霹雳神龙》等小说且改编为漫画,甚受新人类读者的欢迎。
黄易是个喜欢躲起来不见人的「隐者」,打电话找他,一听是要「访问」,他马上婉转拒绝,怎样求他也不成。就算是朋友间相约喝喝茶,见个面吃吃饭甚么的,他也是可免则免,且哈哈一笑道:「不了,稿子还未写好,再说,出去城中晚了,没有过海渡轮回来,我可要倒卧街头啊!」日子久了,友人都知道他的脾气,也就没人去勉强他了。不过,也有来自台湾宝岛的年轻可爱女记者不信邪,偏要爬山涉水去找他作访不可,结果,美丽和青春皆有价,两人有缘相会,女记者得偿所愿,黄易还到码头接她和另一个作陪的香港女孩子,为她俩背着重重的行李,一路兴高采烈地足足走了四十多分钟,才赶到他那背山面海的家,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坐书房里品茗清谈、闲话家常。
其实,黄易也深明当今之世有麝不会自然香,事事讲求包装的道理。要是千里马的话,你就得跑出来让人家知道,否则只好躲在家中「蒙尘」而已。所以他也不能随俗地常为自己搞点「宣传」,不过并非一般费时失事的记者访问,而是在地铁站的电子牌里大卖广告,当然价钱不菲。每当我走过香港中环地铁站,抬头看到他的大电子广告闪灿着迷人光采时,总会情不自禁地想:作为写作人,当如是也!
以前没那么忙,也偶尔会呼朋引类,与友人混迹一起吃喝玩乐时,他曾笑嘻嘻的告诉一众好友,他自小就是不可救药的武侠迷,小时候,当祖父从书摊租回各种各样如《七侠五义》、《儿女英雄传》、《七剑十三侠》和《包公案》、《彭公案》之类书籍回家,他往往老实不客气一把抢过来,然后一头钻进那刀光剑影、恩怨情仇和破案救人的世界中,看个天昏地暗、不眠不休,小小心灵对奇情瑰丽的古代江湖和武林,充满着无法言传的幻想和憧憬。也因为这种幻想和憧憬,呼唤着他后来辞去高官厚禄提笔写作,写下一本又一本脍炙人口的作品来。
讲到写作,他笑说道:「其实,我是学画画的,但我知道自己没这方面天份,永远也做不成大画家,所以不如放弃好了。而我早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,就已写武侠小说,并且投稿到香港一份叫《武侠世界》的杂志去,不过那时我的笔名不叫『黄易』而叫『黄木』,那是下知别人反应如何,胡乱起的,所以当时也不敢随便向别人说,怕人会取笑自己。」
黄易当年投稿《武侠世界》的」小说,正是他后来定性为「异侠系列」的《荆楚争雄记》、《破碎虚空》三部曲以及《覆雨翻云》的首篇。有人说,他的那些「少作」功力已是不凡,在在显示出他不同于其他作者的风格和魅力。事实上,黄易的玄幻小说很大部分皆向读者传递一个信息,就是人类将来的唯一前途是将精神文明和和科技文明相结合,这样,才能令人类成为真正的强者,才能超越永恒。这种思想在他的超越战士和大剑师傅奇中最是明显。
香港作家叶流情曾说:「黄易小说的最大特色,是他书中各重要角色,都是性格鲜明,说话斩钉截铁、各具情态的,不像有些人的小说中,每个人都是面目模糊,含混不清。就算他书中的歹角,也不会令人太过讨厌,像《覆雨翻云》中的庞班、里赤媚、方夜雨,《破碎虚空》中的思汉飞等,其吸引力并不比主角差,这正是黄易最成功和最吸引读者之处。
不过,香港著名有「影坛祭酒」之称的石琪先生说:「黄易有潜质,但尚未达到名家水平,读了他的几十集武侠后,觉得良莠不齐、高低不匀,经常重复,对长篇的驾驭能力还未成熟。像金庸那样百川交汇、丰富紧密、雅俗共赏的,很难找到继承人了。」
可是石琪也承认:「黄易武侠很有创意,特长之一是写『杀阵』出色,比武交锋超出了一般武打的招式设计,在杀气弥漫中对垒,气氛奇特,有时出手极少甚至不出手,决斗已经结束,分出胜负⋯⋯ 《覆雨翻云》写青楼夜宴很精彩,两高手闲谈听琴,没有出手,但实际上已经交了手,如拍电影港片无法拍出。」
石琪还有一点不满的,就是黄易写大剑师练武成功后,变成几乎战无不胜的天将,而且和韩柏、风行烈和威长征三小侠一样,每个美女都被他们征服,见一个娶一个,又走回金庸的韦小宝式妻妾成群老路去,公式化得可以。但最后石琪念头一转,却又公然承认黄易是「当今香港小说家中的奇才。」常说「女人心,海底针」,其实男人心之变幻,更真真是使人无法捉摸哩。
黄易个性好玩,兴趣比较广泛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精古通今,对五行术数也颇有心得。你可以在黄易的小说中读到包括历史、医术、建筑、宗教、算命风水、宇宙奥秘、艺冲美学等上天人地的学问知识,还有就是他对生命哲学的省思。他喜欢思考,学过古琴、瑜咖,最重要是酷爱阅读,他甚么书都看。本来,金庸和东洋的池田大作对话时也说过,写武侠小说的人是要有特殊才能的人「博览群书」做个无所不晓的「大杂家」,这可说是最基本的条件了。
除了写作,他大部份时间都花在玩计算机上,可说是「武坛顽童」外,也是玩计算机戏的「老顽童」,他是标准计算机游戏的玩家和高手,在计算机游戏领域中,他绝对可和年轻人一决高下,并稳得奖项。他任可类型的计算机游戏都玩,不过较偏爱策略智谋类,从早期的三国志、Ultima系列 、StarFl ight,到目下的异尘余生、暗黑破坏神、魔法门系列等,都被他一一破关「打爆机」。
「只要有创意,好玩的游戏就是好游戏!」他道出多年玩游戏心得。又说:「创立一个计算机游戏要有国际观念,要比别人更有创意,不能老是『跟风』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,那只会很快就被淘汰。最重要的,就是不但要有创意,且想法不妨更大瞻,最后,就是看你如何包装和推销出去。」
正如艺术与文学一样,他觉得玩游戏和写小说,在本质上也是完全有共通性的。
黄易最欣赏的武侠作家是金庸和司马翎,尤其是司马翎,觉得他应坐台湾武坛的第一把交椅。黄易不讳言自己的武术观和所着重的武术精神境界,是受了司马翎的影响,不过他和司马翎两者间还是有着很大差别,主要是他的作品更着重于玄幻,希望能够「藉武道以窥天道」。
黄易其实也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,他的书房面向蔚蓝大海,海风徐徐而来,如梦如幻,令人心旷神怡,让他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之中,对写作思维很有好处。他不仅藏书多,有许多音乐CD和影碟,还有一台20吋的大计算机萤幕,一套极棒的音响,写作累时,只要打开音响,就会流泻出轻柔抒情或充满动感的乐曲,让他精神可完全地放松。墙壁上的七弦古琴是他的珍藏,但不知为甚么弦已断,温和贤良的黄太太可要提醒他这点,否则有点不大吉利唷。
对于《破碎虚空》这本小说,黄易显然情有独钟,虽然有不少人希望把该书画成漫画,但他就不同意。他认为该书可能写作技巧与布局都没有现今他的小说写得成熟,但却是他最真诚的作品,尤其是意境方面。他解释《破碎虚空》原是出自一首禅愒:「明还日月,暗还虚空。」
他不像古龙写小说大多没有时代背景,而是像金庸与梁羽生,喜欢将历史「渗和」进武侠小说中,让小说具有历史层次和真实感。他写的小说往往具有电影感和镜头感,让人看到文字,犹如见到一组组生动的镜头,有看电影的生动感觉,这会让不爱看太多文字的人,都能够接受,这也是作者的成功。
黄易是很向往陶渊明的桃花源的。也许,他书房里挂的风景画和家居生活所处的真实的大屿山,就是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吧。假如你有机会到香港,再坐船渡海去梅窝,在码头看到一个长有陆小凤式八字胡子,身材不算高,略有点微胖的男人正在悠然地散步,那人很可能就是香港的武坛顽童黄易了。
冯湘湘 现移居加拿大,香港作家协会首届理事,首任加拿大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副会长。着有小说《唐人街皇后》、《娱林外史》,武侠长篇小说《剑侠悲情》、《西域天魔》等。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