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隆吾猬
不胜唏嘘--萧别离
本想用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做这1节的小标题,因为杜甫的《登高》总让我感觉到1种漫延于天地间的萧索,1股若深秋寒意般的惆怅。而看到萧别离,感觉也差不多是这样子的。
其实萧别离本来应该是个非常妙的人。且看第2回《关东万马堂》--
叶开又笑了,他忽然发现这人并不像外表看来这么神秘孤独,所以又问:“3老板究竟姓什么?”
这人道:“马,马芳铃。”
叶开笑道:“马芳铃,他怎么会取这样1个女人的名字?”
主人道:“父亲名字是马空群,女儿是马芳铃。”
他1双洞悉人生的眼睛,正看着叶开,微笑着又道:“阁下真正要问的,定然不是父亲,而是女儿;在下既闻弦歌,怎会听不出阁下的雅意。”
叶开大笑,道:“但愿今夜的主人,也有此间主人同样风采,叶开也就算不虚此行了。”
……
萧别离淡淡道:“天下无不散的筵席,人生本难免别离,将来阁下想必要离此而去,在下又何尝不如此;所以,若是仔细1想,这名字也普通得很。”
叶开大笑,道:“但自古以来,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,阁下既然取了个如此引人忧思的名字,就当浮1大白。”
萧别离也大笑,道:“不错,当浮1大白。”
他1饮而尽,持杯沉吟,忽然又道:“其实人生之中,最令人销魂的,也并非别离,而是相聚。”
叶开道:“相聚?”
萧别离道:“若不相聚,哪有别离?”
叶开咀嚼良久,不禁叹息,喃喃道:“不错,若无相聚,哪来的别离?……若无相聚,又怎么会有别离?……”他反反复复低咏着这两句话,似已有些痴了。
……
“若不相聚,哪有别离?”这与数年之后“只不过为了要相聚”的《离别钩》中的名句“未曾经历过别离的痛苦,又怎么会知道相聚的欢愉”异曲同工却又各尽其妙,实是别有1番滋味。而除了睿智与忧郁外,闻弦歌而知雅意,又显出萧别离的可爱了。
但是,作者并未让这种精彩延续,随后的萧别离则更多是苍凉与孤寂。第16章《1入万马堂,休想回故乡》中叶开在那1刹那间对萧别离的感觉,就是这最佳的写照--
叶开看着他微笑时,总会忘记他是个残废,总会忘记他是个多么寂寞,多么孤独的人。
但现在叶开看着的是他的背影。
1个瘦削、残废、孤独的背影。
《边城浪子》中有几个人是非常相似的,沈3娘与翠浓,傅红雪与萧别离。只不过傅红雪远比萧别离幸运,仇恨只是吞噬了前者的前半世,却毁了后者的1生。总觉得萧别离在阴郁之外还有1丝近似于荆轲的悲怆与激烈,如果没有仇恨,他或许会活得很灿烂,但也正因为仇恨,才使他多了这么样的独特魅力,1种矛盾着的、错误着的美丽。
金庸《倚天屠龙记》里许多初出场时光芒4射的人物(尤其杨逍范遥韦1笑等魔教中人)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渐趋平淡,或许作者笔力未够,无法在那等篇幅内很好地兼顾,又或许置谦淡平和得近似懦弱的主角于1众惊艳的配角中更别有1番味道可咀嚼,但作为读者来说始终是有些遗憾的。同样,古龙笔下的萧别离留给人们的,也是1抹淡淡的遗憾吧。
花好月圆--丁灵琳
《边城浪子》中正式亮相的年轻人几乎没谁能从头到尾都幸福快乐。傅红雪自不必说,叶开心里秘密太多肩上担子太重,也未见得轻松;翠浓太不幸,马芳龄太可怜;丁灵鹤重伤,丁灵甲断臂;路小佳被“路小佳”狠狠地捅了1刀,而捅他的这个“路小佳”丁灵中又阴谋败露羞愧而去;彭烈袁青枫当众丢脸,南宫青颜面扫地还掉了耳朵;慕容明珠及其手下被人当猴耍了后集体暴毙;薛大汉身不由己且死不瞑目…。似乎所有人都被命运开了个笑不出来的玩笑,独1人例外:丁灵琳。
我不知道古龙为什么如此眷顾这个小mm,莫非白家人死得太惨,而傅红雪叶开又因为情节需要不得不痛苦1回,所以把全部的亏欠都补偿在白家这个唯1的儿媳妇身上,类似于现代的保险受益人?卡…反正我是不喜欢这女生的,不管她是叫丁灵琳,还是丁云琳。
卿本佳人--马芳龄
“卿本佳人,奈何作贼?”
“你以为我想啊!”
是了,都是被逼的。
忽然有点好奇作者在写那些痴情的女性被男人抛弃后悍然复仇时,自己的心境是怎样的。毕竟古龙所伤害过的女人远不止1两个。
亢龙有悔--白天羽
若将这4字当作《易》的卦辞来研究,或是对应风水相术中的命格等,那就太深奥也太玄了。本人水平所限,力有未逮,因此这里只取这4字的表意:过犹不及。或许也可套用香港电影《风云》的某句台词来诠释:凡事太尽,缘分必早尽。
说白天羽之前应该有必要先说明另两人的性质,那就是阿飞与易大经。
如果说古龙是以全知全能的第3者身份在叙说“边城浪子”这个故事,那么阿飞则是清醒而公正的旁观者。阿飞在《边城浪子》中出场,很重要的1个作用,是古龙借他的口来评价白天羽,进而支撑傅红雪的精神与信念,让后者的作为在情理上都说得通,最终丰满人物形象并赋予其更多的内涵。白天羽在之前1直是模糊而残缺的,只作为隐线来贯穿与带动故事(类似金庸《射雕英雄传》里的王重阳但又更重要些),直到阿飞出场,众人在小店内评述往事,才明朗起来。所以阿飞关于白天羽的话,有很多都是直接定性的。而易大经在忏悔时的言论,可信度极高。这不仅因为他在梅花庵之战后洗心革面确实想做个真正的君子,更因为他实在没有必要在那种时候说谎。所以易大经说“白天羽做事并不像上官金虹那样阴狠冷酷,若有人在危难之中,他必定会挺身而出。为了帮助别人,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。……当时的确有很多人受过白天羽的好处,但真正接近他的人,却是痛苦的。因为1个人接近了他,就要完全受他控制……”(大意)。这至少说明两点,1确实有许多人受过白天羽的好处,而他这么做,也是基于侠义,并非其它功利的用心;2真正接近白天羽的人,确实是痛苦的傀儡--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感觉的。第1点我们不用怀疑也不必讨论了,着重说说第2点。
阿飞质问易大经时曾说“至少他还把你们当作朋友,并没有想在背后给你们1刀。”易大经在面对这句质问时,垂下了头没有反驳,这至少说明,他自己心里也知道,当年白天羽确实是把他当作朋友的。虽然白天羽曾要他贡献全部家财和力量加入神刀堂,但这不过是易大经所说的“(白天羽)独断独行,决定了1件事就不容人反对”。把某人当朋友,和强求他必须怎样怎样,这两者虽然很难想像也很矛盾,但并非不能共存于同1人身上。也正因为白天羽始终把马空群当兄弟,把那几十人当朋友,所以不加提防,否则以白氏兄弟与白天羽夫人英雄1世,加上能有超越金钱帮的声势必定手下的眼线与志士更不会少,这么大的1个阴谋,又怎会1点蛛丝马迹都没察觉?
所以,白天羽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他的“咎由自取”。阿飞曾说“他(白天羽)或许做错很多事,但我想他最错的还是交错了朋友。”这句话用来总结白天羽最大的失败,很恰当。朋友是自己选的,而作为枭雄,身边围绕的总有各式各样的人,白天羽自己不能“火眼金睛”,竟然和马空群那样的人做兄弟,有那样的结局也不难想像了。白天羽看不清“兄弟”的真面目,错把手下和朋友混淆,而“手下”和“朋友”,在古龙的笔下绝对是两个概念。我们可以对后者毫无戒心,甚至可以为对方去死,却不能不对前者控制与防备。
或许有人会说,白天羽控制那些接近他的人,这些人难道不能反抗?话没错,但我想反问:那些人为了什么去接近白天羽?我相信没有几人能理直气壮地说是为了公理正义为了天下苍生,而书中也并未说是白天羽先找上门去逼别人加入,那么不管谁主动接近谁,都只能有两个解释:若非那些人贪图名利,就是折服于白天羽的魅力并因为彼此的友情而相互靠拢。第1个原因不用赘述,你自我处获取名利,我控制你也天经地义。至于第2个理由,或许白天羽本意上是想把对方当朋友的,事实上却是性格使得他把众人当成下属。但无论如何,阿飞说得好,白天羽始终觉得大家是朋友,并未想在背后来1刀。既然白天羽主观上没想过控制朋友们,那双方就可以凭借友情的基础来开诚布公地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。那些1心要置朋友于死地并欲斩草除根而后快的人,何尝不是冷血与残酷?
此外,我以为白天羽在“仁”字上也有相当的境界。且不论他最后放过了桃花娘子(这不仅是叶开所说的“白天羽绝不会杀与自己有过1段情缘的女人”的原则问题,亦可看作是他在临死前对自己的风流债的忏悔),而是书中说过,有人事后向白凤夫人说出了真相,原因是他在刺杀白天羽时,被后者从武功上认出了身份,念在他做人还有1点好处就手下留情。试想,在被兄弟出卖并即将灭门的时候,有谁不是愤懑满腔,多杀1个是1个呢?独独白天羽能在那样的关头念及这个刺客做人的好处而放他1马,这种仁很难想像是忽然发生的。如果不是长期的善的修养,在那等环境下会有如此伟大的宽恕之举么?
不妨再说说白天羽对女性的态度。总体来说并不值得称道,相反还可予以指责与鄙薄。他的悲剧相当程度上也源于他的始乱终弃。但为什么楚留香陆小凤也是1夜风流却没有如此下场呢?并非因为他们是主角,而是楚、陆等人虽然有开放的性观念,但绝不玩弄女性的感情。而退1步说,即便游戏爱情,如果不太过分,也不至被逼上绝境。所以呢,这个除了教育我们“玩什么别玩感情”之外,就是凡事不可太过了。
最后,李寻欢与白天羽见面1事,本就说明后者确实是英雄。如果白天羽阴狠毒辣,李寻欢不会送他1柄飞刀并亲手刻1“忍”字于其上。李探花的“忍”字,本是在肯定白天羽其人的同时提醒他多为别人着想。而如果白天羽不是侠义之士,李寻欢也不会主动希望传授自己的飞刀绝技与其子。所以,称白天羽为英雄,是很恰当的。当然,尽管我觉得上述道理可以为大家所接受,但毕竟论及白天羽的人还太少,正面肯定的更少,我这些都还是个人意见。所以如果为白天羽立碑的话,我想应该效法武则天,为神刀堂主立1块无字碑。这并不仅意味着“是非功过后人评说”,更多的是在我看来《边城浪子》中的白天羽就是这个样子:不着1字,尽显风流。
2006年10月初稿,次年2月改毕
评论 (0)